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好书推荐”栏目 2024年第七期主题书单
书香浸润人生,阅读滋养心灵。为读者推荐各学科领域的好书,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在每一期好书推荐栏目中,我们将邀请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别为广大师生推荐一本好书,以及其他老师们为大家推荐的优质读物,欢迎大家到馆借阅。
❆立冬问学❆
展开“社会学的想象力”,让这些高分神作为你揭开表象,直面社会运转的深层逻辑
书记推书:《人文生境》
v 馆藏地址:智慧校园-超星汇雅电子书
v 内容简介:
“人文生境”是一种包含人类、万物、神灵乃至生存环境的“泛化的生命”,将人与万物纳入共同的生存境域,展现出其间主客杂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存在关系。如果“人文”脱离了“生境”,便将无法获得真切的理解。“人文生境”的构建,体现出人类学家王铭铭对于“好人类学”的想象。 本书是王铭铭《超社会体系》的续集,以生命赖以成其自身的“生境”为题。全书收录二十二篇文章,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作为文明的超社会体系、中西文明论的比较出发,最终落脚于生活世界中的广义人文关系,及宇宙观、天人关系的探讨;既处理“国族主义”给人类学带来的问题,亦思考如何通过现实生活和“形而上”宇宙观,将社会、文化、文明开放给自然。作者内化了原有的中西人类学理论精华,又超越了现有研究的思路和范围,试图从源于中国的“多元一体”“究天人之际”传统出发,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v 作者简介:
王铭铭,北京大学教授,人类学家,大英学院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纪念讲座(Radcliffe-Brown Memorial Lecture)首位华人演讲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并在中国东南区和西南区开展实地考察工作。
v 推荐理由:
全人类学家王铭铭《超社会体系》之续集,接续了前著展开的畅想,以求索社会生命赖以成其自身的“生境”。作者将“人文”和“生境”两个词组合,意在于“超社会体系”和“广义人文关系”等说法上,再进一步,概括出一种理解“人”的方式:平衡民族志与“超整体”的关系,以理解超越民族国家的“文明”之重要性;同时也将这种关系模式融通到具体生活世界的层面,在“广义人文关系”中呈现人所在的世界的复杂与多元。在理解“文明”和“广义人文关系”的基础上,作者进而将讨论提升到更宏观的“宇宙观”上。
校长推书:《乡土中国》
v 馆藏地址:智慧校园-超星汇雅电子书
v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v 作者简介:
费孝通 (1910-2005)江苏吴江人。20世纪中国卓越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v 推荐理由: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费孝通先生代表作,家人张荣华先生亲自授权出版。著名社会学家、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费孝通晚年入室弟子赵旭东亲著一万余字导读推荐,直观概括费孝通观点,辅助读者更深刻的思考、理解。内文逻辑严密、视角开阔。在庞杂的社会具象中,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提炼出抽象的概念体系。是诸多学者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代表作。畅销七十余年。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陈雨露、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等诸多名家鼎力推荐。
清廉校园建设专项阅读:《工作的意义 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v 馆藏地址:智慧校园-超星汇雅电子书
v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
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认为自动化将改变人与工作的关系,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HumanBeing”的转化,才是他写作本书更真切的建议。
v 作者简介:
[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Suzman)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时,带着满腔的冒险精神离开校园,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喀拉哈里沙漠,成为布须曼部落发展计划的志愿者。
v 推荐理由:
剑桥大学知名人类学家,用通俗文字阐述21世纪新的工作观,从工具人回归“humanbeing”(人类),用闲暇思维替换生产力思维。解决经济增长困境,本质不在于加速,而在于质量型增长。新角度、新视野、新理念解读工作的前世今生,引出现代社会陷入熵增难题的根源,是对传统稀缺经济学的变革性冲击。关切当下社会的热点现象,比如社畜之死、过劳时代、技术性失业等,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思考。文字通俗、实例有趣,适合打工人、中年危机群体、管理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广泛的群体阅读。
馆员推书:《人类的终极问题》
v 馆藏地址:智慧校园-超星汇雅电子书
v 内容简介:
人类三部曲探讨的是关于人类自身的一系列终极问题:第一部分《中国人从哪里来》探讨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不是来自非洲中国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第二部分《人类到底能活多久》是一份抗衰老科学指南。第三部分《人类的创造力来自哪里》,主要探讨人工智能的缘起、发展以及未来人类可能的命运。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与最前沿的知识普及,又有第一手的采访资料,图文并茂。
v 作者简介: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期刊上各发表过一篇关于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作者论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v 推荐理由:
“土摩托看世界”系列,从*开始探寻世界是什么样子,到深究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再到我想要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成长”。而旅行的意义,取决于你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袁越一直在行走,行走在世界之巅,去体会极北之地的孤独之美;远涉南极,去探索人类*后的边疆。寻访大变革前夜的古巴,拨开斯里兰卡这朵带刺的鲜花,游走在神秘的南太平洋,揭示津巴布韦的谜题……足迹遍布五大洋七大洲,探求那些不易去的风景和不易解的难题,分享种种独一无二的体验。用他的话说:“当我知道的人类故事越多,我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越小。”